荷兰足坛作为全攻全守体系的发源地,让来自郁金香的教练们都自带全攻全守的战术原则,这里说的是“原则”而不是这些教练真的会在执教球队的过程中运用,其中范加尔就是一个典型。由于索尔斯克亚时代的曼联已经出现了各种状况,穆里尼奥与范加尔这些红魔前任教练纷纷“洗白”。关于穆帅的优势之处,大家已经谈论够多了,对于范帅有些人比较奇怪:为什么这位荷兰籍老帅,并没有在老特拉福德使用“拿手好戏”全攻全守体系呢?要知道三德子虽然没有为范加尔引进多少教练组钦点的球员,不过曼联当时阵容中,拥有控球技术好的球员不占少数,天空体育几个“大嘴巴”解说员也分析了这个问题。

红魔名宿罗伊-基恩就推测,弗格森没认可范加尔在拜仁的战术,因为当高层选定范帅为莫耶斯继任者的时候,实际上老爵爷是反对的,因为这位荷兰籍叫来在曼联也很难改变。那么范加尔在拜仁的战术体系是什么样的呢?实际上让人感觉像南非世界杯上的荷兰国家队——那种高压式防守,拼抢积极,不过与米歇尔斯时代的全攻全守体系,或者是克鲁伊夫的“反全攻全守体系”已经完全不一样了,也不是瓜迪奥拉那种tiki-taka。不过瓜帅后来执教德甲霸主的时候,用的就是范帅时代的阵容根基,这种战术最直接的特点,就是在防守球员同时拼抢后,能够迅速将球分给进攻球员抓住对手空当给对手致命一击。

笔者老同事说事认为这还是比较典型的防守反击,为什么这种战术没有被弗格森认可呢?基恩是这样推测的(13号),这种踢法对身体对抗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。就拿范加尔一手挖掘起来的托马斯-穆勒来说吧,他是主力。虽然二娃身材一直比较瘦,个人认为他的身体倒是达到了对抗要求,不过他在进入一线队初期的技术条件还不够。可以说范帅将穆勒提到了中场与前锋串联的位置,是前者执教拜仁战术的点睛之笔。范加尔二度执教荷兰队也一样,在他手下德容的主力位置不稳定,其实全攻全守有纯技术打法,就是tiki-taka的立体存在形势,讲求的是球队整体的节奏的还有就是高压式防守。

也就是说范加尔在拜仁战术中的关键球员(包括他二度执教橙衣军团的各种调整),实际上在红魔阵容中根本找不到这种特点的球员。拼抢积极而且必须给对手反击的武器,对技术和身体同时都有高要求,所以老爵爷不认可范帅在拜仁的战术,这点已经解释通了。然而为什么基恩认定,荷兰籍主帅在拜仁也很难改变?这就要从范加尔时代拜仁的中后场开始说起——边后卫的顺足一脚传中,边锋则要逆足能力比较强负责内切,用主攻脚威胁球门,就是让对手防守球员不知道你的射门路线是什么。边后卫顺足就要负责下底传中然后套边,但是一脚出球的机会比较少,这与老爵爷留下的防守反击理念正好相反。

弗格森执教曼联中后期,一直强调所有球员要一脚出球,所以他严格要求年少的C罗不允许粘球,当时葡萄牙巨星在老爷子手下几乎没有“表演时间”。在中场方面范加尔讲究控制,配备“4号位”球员,笔者老同事说事认为,这倒是范帅与米歇尔斯或者克鲁伊夫有些相似的地方。4号位是多个三角的叠合点,这是十年前拜仁的中场进攻特点——长传找两翼短传抓控制。方向的疏导、节奏的把控都是其中的关键要素。在范加尔手下,小猪也因此成为了世界级。范帅尝试过小猪加克洛斯的连线,可见在他心里,也许最完备的中场配置是主动控制,而非被动围抢。然而老爵爷主导的理念,就是被动围抢。

这就导致了范加尔成为曼联主教练的时候,小猪那个时候也过去了,4号位战术很难改变。在拜仁时期,奥利奇做前锋效率很不错,但其实他正是球迷所说“搅屎棍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男足世界杯最佳射手克洛泽就在范帅手下没有主力位置,就是因为K神需要足够的前场活动空间,他经常回防。所以在这种要求下,反而是名气比较小的奥利奇战术意义更大,负责跑位拉扯,为两翼创造机会。影锋穆勒就是战术体系的精华,围绕右边锋罗本这个持续的控球点运作以及配合。穆勒和罗本的特点结合,到了红魔那边鲁尼能具备吗?显然不能了,难怪弗格森不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