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波及世界体坛,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,体育界迎来降薪潮。

足坛降薪早就已经先行,NBA也难以幸免,CBA公司此前已经率先从管理层开始降薪,各俱乐部表示这些只是杯水车薪,治标不治本。

CBA薪资并不规范,容易容易一刀切

相比于NBA球员的顶薪、中产、底薪层次分明,一目了然。CBA各俱乐部球员的薪资构成就不尽相同,有的球队视胜场会有奖励,这类似基本工资+绩效奖励的方式,确实可以激励球员的胜负欲,从而帮助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比如,北控爆冷击败广东,赛后外援在更衣室高喊:“十倍、十倍(奖金)”,显然他们对于战胜联盟领头羊广东队,非常受激励。

一方面,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,这种精神方面的成就感让球员信心暴增。

另一方面,俱乐部的赢球奖励,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,最实际也最实用。

之前,联盟下发的降薪意见,各俱乐部在执行起来却有不同。

据悉,男篮“一哥”易建联降薪幅度为10%,大约损失200万,有球迷说这没什么,易建联不差这200万,随便一个代言就回来了。

而北京国内球员却集体降薪25%,有的球队降薪30%,还有的球队甚至是无薪休假。

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极大的打击了球员的积极性

有球员大倒苦水,损失的金额高达80%。相比于NBA的规范运作,CBA没有球员工会,以至于他们有苦难言,如果不接受甚至有被取消注册的风险,所以球员始终是被动的一方,在球员工会方面,职业化的CB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当然,俱乐部也不容易,漫长的停赛期导致运营方面不堪重负,没有票房收入做支撑,何况重启后依然会是空场比赛,压力可想而知

总之,特殊事情大家都不好过,希望一切早日重回正轨吧。